发展民营经济龙江上演强强对话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入口

发展民营经济龙江上演强强对话

2024-04-15 媒体聚焦

  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累计纳税非公有制企业50强、就业突出贡献非公有制企业20强、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50强、外向型经济贡献非公有制企业30强、龙江质量品牌优秀非公有制企业50名、生物经济民营企业20强、数字化的经济民营企业20强代表和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地方代表登台发言或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共话抓住新机遇,奋进新征程。

  “60年来,飞鹤始终将振兴民族乳业作为初心和使命,潜心打造了乳制品行业第一个农牧工一体化的全链条产业集群。目前,企业拥有上市公司2家,现代化工厂9个,自有牧场11个,专属农场60万亩。2021年,实现盈利收入227亿元。飞鹤乳业连续4年入选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制造业500强、亚洲品牌500强。”

  冯丽荣说,下一步,飞鹤乳业将对标一流企业,持续聚焦主业,加大项目投资、深化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产业集群、担当社会责任,提升黑土地经济价值、品牌价值。同时,将带领龙商总会,努力当好招商引资桥梁纽带,积极推动龙商回馈龙江,助力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振兴发展,为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2021年,黑龙江区域实现钢产量960万吨,出售的收益1192亿元,利税总额32亿元,较整合前分别提升2倍、4.9倍、36.78倍。”

  魏国栋说,下一步,建龙集团将聚焦向经营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数智化企业、美好企业“四个转型”发力。充分的发挥黑龙江区域优势,加大对远东矿产资源整合,加强对省内矿产资源开发,为龙江钢铁产业高水平发展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向强链补链要发展。以钢铁企业为核心,通过自建或培育下游产业,逐步形成链条完整的先进的钢铁产业集群;向科学技术创新要发展。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建设黑龙江总部研发基地,整合内外部科技力量,共建科研生态圈,着力打造成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向绿色低碳要发展。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提升产品生产用能效率,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实施重大节能降耗项目,持续改善生态环保绩效,让绿色成为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底色。(

  “秋林里道斯将全面激发百年老字号创新活力,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获得外向型经济贡献非公有制企业30强,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三特一定打造好核心竞争力,努力闯出新天地,以实体经济回报社会。”

  “我们自主研发的专业飞行训练设备不仅替代了进口设备,而且成功出口到欧洲,并取得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FTD1等级鉴定。”

  “益农种业是益农集团的核心控股企业,成立30多年来全体益农人踔厉奋发,不停地改进革新,积极践行‘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公司通过物联网智能化改造,传感器对墒情实时监测,电动灌溉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近3年省内制种田单产水平提升了10%以上。

  “入选生物经济非公有制企业20强,对天晴来说,更是作为民营企业的责任,坚定了我们‘做中国再生医学技术的创新者,器官逆龄抗衰的领航者’的初心。”

  “惠达科技把AI物联网技术、北斗技术与农业相结合,自主研发智能农机感知设备。目前,公司的创新产品已覆盖全国30个省,辐射28000余个合作社,为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公司产值也从2016年的1000万元左右发展到现在的3亿多元。”

  “会上提出的帮企业发展的举措、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等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儿里,介绍的省外民营公司发展的典型经验,也打开了我们下一步创新发展的思路。”初海波说,“省委、省政府聚集各类资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带领团队继续扎根龙江,加大投入,推动我们研发的智慧农业装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龙江IT行业龙头企业,工大软件此次获评‘数字经济非公有制企业20强’,体现了企业在数字经济上的硬核实力。”

  “我们认真研究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启动实施了12个产业链供应链行动,由龙头企业作产业链‘链主’,在延链补链壮链上下功夫,推动形成集群效应。”

  沈宏宇介绍,前三季度,齐齐哈尔市链上规上企业产值增长19.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链上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以重型装备骨干企业为龙头,配套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目前已达到78家;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推动食品工业向终端延伸,预制菜产业集群平稳起步,公司发展到67家,乳制品产业集群巩固扩张,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借助“国际烤肉美食之都”名片,进一步培育壮大烤肉产业,域内外烤肉门店突破1万家。截至10月末,齐齐哈尔市市场主体达到42万户,同比增长15.8%、增幅全省第一,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比99.8%。

  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思路,用市场化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沈宏宇说,以市场为导向,齐齐哈尔市共搭建科技创新平台162个,引进转化科技成果77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全市上云民营企业达到2000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市有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户。

  今年以来,五常市把稳市场主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营经济实现逆势上扬,1月~10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743户、同比增长47.4%,总量达6.18万户、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杜平说:“我们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上下游配套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户、省级创业基地和服务平台1个,年初以来完成技术交易1700万元、落地转化科技成果5项。”

  立足做强主导产业。杜平表示,五常市推动五常大米产业与数字化的经济、生物经济、文旅经济、创意设计融合发展,围绕挖掘弘扬稻米文化、农耕文化,举办“五常市文旅创意产品展览会”,开展种源研发、统防统治、有机增产等生物技术攻关,与新华网共建“溯源中国·稻乡五常”数字平台,五常大米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数据上链,建设稻米生产数字化车间6个,培育国家休闲旅游农业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户、省级绿色工厂1户,乔府大院被评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攀升至710.28亿元,连续七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谈“牛肉膏”添加剂2024-04-15